大家好,这期开始,本专栏就先不写之前的风月电影了。而是出于笔者的兴趣,转为对一个导演的生涯进行全方位介绍。而这位导演就是我们节目之的前常客,紧张大师 孙仲。让大家知道知道,这位不为人知的邵氏名导演的辛酸生涯。
孙仲,原名董名山,山东人,1940年11月30日出生于台湾。与未来的邵氏女艳星金霏是青梅竹马,毕业于台湾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编导班。尤其喜欢李翰祥的电影,由于当时李翰祥在台湾开设国联影业,于是多次跑到李翰祥的剧组探班追星。服兵役一年后进电影圈,在台湾中央电影公司任场记及导演助理。曾任周旭江《寻梦园》(1967)和《忘不了你》(1968)的副导演,也当过白景瑞《家在台北》(1970)的副手。
孙仲在1968年首次执导,作品乃张琪、谢雷主演的歌唱片《野丫头》。第二部作品是1970年的喜剧《行行出状元》,作为独立电影来说,本作票房和评价都不俗,因而获邵氏高层罗致来港効力。
加盟邵氏不久,即主动拓展电影题材和类型,并充份利用邵氏相对充裕的资源和拍片设备。1972年,拍摄武侠片《风雷魔镜》。
故事大致内容是,九玄魔女为了吴王阖闾墓里的鱼肠剑和千年灵芝。而打开阖闾墓,则需要金狮门的“雷镜”与集贤庄的“风镜”。于是控制一帮武林高手抢夺了集贤庄的“风镜,并设计让这两个门派相互争斗。 一场武林上的血雨腥风便悄然开始了。
作为孙仲在邵氏的第一部电影,孙导演力气下的还是不少的。比如第一段集贤庄抢夺风镜的“高塔抢宝”就超乎想象的精彩,摄影构图和群演调度以及战斗节奏都可谓用心,全场打戏劲道利落,功底尽显。不过此段后面故事越来越拉,前面凌厉的打戏不见踪影。可能是孙仲太执着这第一幕的大戏,以及还没适应香港电影的节奏。估计拍完抢风镜后,拍摄周期快要超时了,就将后面的故事草草拍完。无聊的故事,平庸的打斗。导致本片沦为了同期邵氏武侠流水线之一电影,票房也仅有可怜的32万,排在当年票房榜的第56名。孙仲在邵氏的第一部电影就出师不利。此战过后,孙仲有五年都没有再碰武侠片。可想而知,这对于想要出头的新人导演是多么沉重的打击。不过就在此时,孙仲的偶像,传奇大导演李翰祥回到了邵氏,名导演一出手,果然不同凡响。电影的票房暴收三百四十万港币,位居当年票房榜的第三名。而这部片子。便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风月片《大军阀》。
而李翰祥开创的这新一类的电影类型。让孙仲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。
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