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隊長隨筆] 《一個投機者的股市解答之書》筆記
隊長認為,《一個投機者的股市解答之書》是理解股市「底層邏輯」的最佳書本,沒有之一
以下是自己的閱讀筆記,輔以最近一個月的關於Market Monitor 及眾情緒指標的影片,會更容易明白:
----

影響股市短期行情不是實際事件本身,而是大眾對該事件的心理反應。這就是股市!它風險難測,喜怒無常,似乎違背所有邏輯,尤其是日常生活的邏輯,日常邏輯與股市邏輯並不完全相同。
股市中期的決定因素是利率和資本市場的流通性。當債券的殖利率變低時,一部份資金就會流向股票市場(但是,這種利率效應要等上一段時間)。
普遍共識的價值不值十分錢。
投機者必須始於眺望遠方,而不能只看鼻尖。當我年輕時學開車,駕駛教練對我說:「不要總是直視引擎前面,你要抬起頭,看著遠方三百公尺的地方。不要考慮明天或後天價格是否會上漲,而是考慮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會發生什麼事。
凡是在股市上過度看重小利的人,賺不到大錢。『如果是塊豬肉,就得是塊滴著油的豬肉』。
貨幣加心理=趨勢
如果股民有能力,而且願意買股票,行情就會上漲;當股民手頭緊,而且不願意買股票,行程就要下跌。一正一負時,股市就不會出現大的波動。
起主導用的還是流通性。『沒有錢,就沒有音樂!』錢就是音樂!錢就是點繞股市之火的燃料。整體經濟的資金(大浴缸)最終會流入股市(小浴缸)。
市場的技術狀況:在經過長期的上漲和下跌後,大量的股票掌握在固執的人還是猶豫的人手中。猶豫的人:沒想法、沒錢、沒耐心。
當證券被固執的人大量收購並囤積居奇之後,我會將市場狀況稱為『超賣』市場;如果情形相反,大量證券掌握在猶豫的人手中,人們甚至借錢去買,我認為,那樣的市場就是『超買』市場。
一個充滿借錢買股的超買市場時很危險的,甚至存在著隨時崩潰的風險,隨時可能毫無緣由地爆發。
大量的股票鎖在固執的人的保險櫃裡睡大覺,隨便一個好消息,也會在市場如煙火般大放異彩。還有一個因素能為超賣市場推波助瀾,那就是,當市場上做空的人特別活躍,出現了大量空單。
如何判定現在是『超買』或是『超賣』市場?當股價在一段較長時間,比如數個月,一路攀升,成交量不斷擴大,那麼就可以假設,有大量股票從固執的人手中轉移到猶豫的人手中。成交量越大,說明他們拋出越多。

當股價在最低點時,固執的人有股票,猶豫的人有現金;漲到最高點時,固執的人有錢,猶豫的人有股票。現金和股票不停地來來回回,也形成了股票市場的週期循環。
我堅信,成交量小的時候的股價回落,是個糟糕的信號。成交量大的時候的回落是個可喜的苗頭,當時的成交量越大,越代表股票大量地流向固執的人手中。
其他現象用來判斷「超買」還是「超賣」- 股價對消息的反應。
許多外行人總是稱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,其實不然,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,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。
這裡一切取決於一件事,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,還是股票比傻瓜多。如果股票持有者逼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,被逼出售股票,而資金使有者雖然想買,卻無購買壓力,行情就會下跌。反之,如果資金所有者逼切尋找股票,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,要出售股票,行情就會上漲 – 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,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。

.png)